才子书屋

第四百二十一章大风起兮云飞扬(xia)

+A -A

今天为止了,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哈哈哈——”

    刘邦闻言,不怒反笑:“赵昆,我能到今天,难道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嗯?”

    赵昆眉头一皱,没有接话。

    刘邦看了他一眼,冷笑到:“别人不清楚,我刘邦可非常清楚,你早知道始皇帝死后,天下会乱,所以提前布好了所有的局,就等着我们入瓮,好将我们一网打尽!”

    哗——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赵昆眼睛微眯,依旧没有接话。

    或许是临死前的疯狂,又或许是临死前的不甘,刘邦敞开了胆子,分析道:“当初在沛县,我就觉得蹊跷,为何身为韩国贵族后裔,声明在外的张良,会找少我这么一个痞子;

    而且还说了很多大胆的话;

    虽然他曾刺杀过始皇帝,但那时候的始皇帝还没死,他为何笃定始皇帝会死,而且就在这一两年!”

    “哼!我父皇染病之事,天下皆知,张良由此推断,有何不妥?”赵昆冷哼道。

    “确实,始皇帝确实染病,而且还传出了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谣言,但是,张良来找我,这不很奇怪吗?”

    “我与张良从未有过交集,他为何莫名其妙的来找我,而且还给我讲太公兵法,让我积蓄势力,等待时机!”

    “这也太巧合了吧!”

    说到这里,刘邦眼中闪过一抹恐惧之色,缓了缓,又接着道:“一路以来,张良帮了我很多,从攻打县城,到入主关中,每一步他都帮我算计好了;

    可偏偏我做大做强的时候,他却突然不告而别,投奔了刚刚骑兵的你!”

    “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

    “直到后来始皇帝死而复生,我才明白,原来这都是局,一场针对六国遗族,针对天下有反秦心思之人的局!”

    赵昆闻言,面无表情的道:“所以呢,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什么?”

    刘邦冷冷一笑:“你将天下人当棋子,难道不该给天下人解释吗?为了达到目的,坐视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简直无耻之尤!”

    “哦,那么本王问你,就算本王不做局,你刘邦就会待在沛县,做一辈子的小小亭长?”

    赵昆挑了挑眉,平静地道:“你落草为寇,是本王逼你的吗?你起兵反秦,真是张良鼓动的吗?

    你投靠项羽,玩弄权术,蛊惑楚王,结盟辛胜,纳降子婴,也都是我算计的?说白了还是你自己的野心在作祟!”

    刘邦闻言,忽地笑了:“或许你说得对吧,我刘邦确实贪权,贪功,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对!”

    赵昆摇头:“你断句有问题。”

    “嗯?”

    刘邦愣了下,有些疑惑的问:“什么问题?”

    “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我就在他队列中,我明明记得陈胜喊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刘邦反应了一瞬,不由哈哈大笑:“从你小子嘴里说出来的话,都没什么好话,不过,孤喜欢!”

    说完,随手一扔手中佩剑,豪气的道:“今日,孤命该如此,说吧,你准备如何处置孤?”

    赵昆平静道:“我这个人,历来心狠手辣,所以我不会放过你,但你的将领,只要真心投效我,我可以收留他们!”

    “但是,倘若有一个人随你赴死,我会杀他全家,斩草除根!”

    “啊?”

    刘邦麾下闻言,大惊失色。

    想到赵昆当众烹杀刘邦之父的场景,不由瑟瑟发抖。

    这小子是个狠人,说到做到。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刘邦再次朗声大笑:“不错,该斩草除根,就得斩草除根,六国遗族就是典型的例子!”

    “你比始皇帝更适合掌控天下!”

    说完这话,又露出无奈的表情:“我可以死,但能不能留我刘氏一丝血脉,我不想九泉之下,被老父亲再责怪!”

    “你们怎么都这样......”

    赵昆闻言,瘪了瘪嘴,吐槽道:“又不是要继承皇位,干嘛都想留血脉,项羽如此,你也如此,真是无药可救!”

    “哦?”

    刘邦笑着挑眉道:“这么说,你也答应了项王?”

    “算是吧!不过,我只答应他,奉公守法之人,我会留,意图不轨之人,绝不姑息!”

    “如此甚好,但有我刘氏族人谋反,最好杀光他们,以绝后患!”

    赵昆:“........”

    刘邦:“........”

    两人对视,皆是不语。

    半响,刘邦叹了口气,澹澹的道:“都说公子才华出众,能不能在刘邦身死之际,为刘邦作歌一首?”

    “嗯?”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我也听说了,那项羽傲视群雄,从不正


【1】【2】【3】【4】
如果您喜欢【才子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