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书屋

第六十五章 甜mi的生活(求订阅)

+A -A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惊喜不已。

    但凡种田的农民,谁不想多打一些粮食,谁不想吃穿不愁,把日子过得更好?

    稍顿一下,李医继续接着说道:

    “尤其是湖州的山林竹海,以及太湖美景,令人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接下来,李医一边跟百姓们互动着,一边向城门走去。

    “有鉴于此,将来分到湖州的高产稻种,肯定不在少数,甚至比杭州更多”

    “湖州具体能分到多少稻种,那些人才能分到稻种,要视土地的情况而定”

跟街道两边的湖州百姓互动着,嘘寒问暖,关心百姓家里的情况,关心大家的生活!

    “这两天考察下来,我多少也有些感触”

    “借着公子的诗歌,湖州的名声也可以传遍天下,让更多人知道!”

    在湖州人看来,湖州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比杭州肥沃,是出了名的粮仓。

    “虽然我还没有进入湖州城,却来湖州两天了,对湖州多少有些了解”

    “既然大家希望我为湖州做一首诗词,那我也不好扫大家的兴致,尝试着赋诗一首吧!”

    “公子,之前您在鄂州和扬州、以及杭州等地时,曾创作了一些流芳百世的诗歌,早已轰传天下!”

    与此同时,人们也都充满期待,双眼直放光芒。

    如此一来,他所过之处,每个人都异常感动,甚至眼含热泪。

    正行进间,站在人群中的一个中年汉子,突然高声问道:

    “一路走来,我发现湖州的土地都非常肥沃,非常适合种植高产水稻”

    在这个时代,粮食是最重要的物资,湖州百姓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我不能向任何人保证,一定会把高产稻种分到他手里,这不是厚此薄彼的问题!”

    “此番前来湖州,公子是否也能为湖州创作一两首诗歌,留下一段佳话?”

    “湖州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称得上是一处风水宝地”

    “没错,我的确从汉中调运来了一些高产稻种,但数量不是太多,只有五千斤左右”

    正当他们准备进城,一位青年士子突然满怀期待地说道:

    “也只有这样,才能打更多的粮食,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种子,为下一茬耕种做好准备!”

    片刻之后,他的双眼突然一亮。

    “春耕眼看就要开始,草民想问一下,湖州百姓有没有可能分到那些高产稻种?”

    那些前来迎接的湖州官员和乡绅、以及众多文人士子,他却只是认识了一番,点头打了个招呼,并没有深入交流。

    同时他们也非常期待那些新生产技术,想看看那些新生产技术究竟有多么先进,会对生产带来多大的促进作用。

    现场随即安静了下来,大家全都注视着李医,期待又一名篇佳作的横空出世。

    此时的李医,却陷入了沉思,正在斟酌诗句。

    杭州之所以比湖州繁华,也就是占了个离大海比较近、是钱塘江出海口,而且水运发达的便宜!

    “但我可以保证的是,一定会教给大家最新、最好的生产技术,包括一年两熟的生产技术!”

    “等那些高产稻种在这里落地生根,并结出更多优良的种子,高产稻种就可以大范围普及了!”

  

    “草民家里有几亩水田,也很想种一些高产水稻,更想一年两熟!”

    “这次我来湖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考察这里的土地情况,为即将展开的春耕做准备!”

    碰到一些满眼崇敬的孩子时,他则会逗逗那些孩子,给他们一些小礼物。

    李医看了看那位青年士子,微笑着点了点头。

    听到这里,大家顿时更加兴奋了,也有几分骄傲。

    湖州刺史等人的脸色都为之一变,多少都有些担忧之色,却没有多说什么!

    “只有那些最好的土地,才能分到一部分稻种和秧苗,进行播种”

    说话间,他们一行人就已来到城门口。

    话音未落,所有人都已看向李医。

    他们每个人都无比期望,自己就是那个被医公子选中的幸运儿,能够第一拨种植高产水稻!

    “这些高产稻种将会分配到苏杭附近的各个地方,进行实验性种植,而不是由杭州独占!”

    “公子,草民听说公子从汉中运来了很多高产稻种,眼下就放在杭州城”

    每当碰到一些年迈的老人,他都会关心一下对方的身体,甚至帮几位老人把把脉,给他们一些调养身体的建议。

    李医看了看那个中年汉子,又扫视了一下现场众人,然后微笑着朗声说道:

    “到那时,我相信湖州的田地里将会打更多粮食,大家的生活也会越过越好,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

    随着这番话,现场的人们频频点头不已,再也没有半点疑问。

    非但是他,其余湖州百姓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1】【2】【3】【4】
如果您喜欢【才子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