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书屋

第358章 息壤问世,萌芽华威首联合,腾达千度要牵手?!

+A -A

    说难听点。

    “说说看。”

    他并不愿意说,将萌芽创造的庞大利润,只惠及到内部员工。

    如果每年光是年终奖就破千万,甚至是大几千万,那还要什么花生米呢?

    顾铭章又何尝不知道大老板的立场,“华威那边倒也没有胡搅蛮缠,而是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桉,就是允许加入息壤科技的原华威员工,继续持有其在华威的股份期权,以确保这部分员工的利益不被削弱。”

    企业真正想要履行社会责任,那还得是服从大局,讲一个宏观调控。

    “息壤科技可以制定一个员工保障计划,根据工作年限、职级、绩效考核等因素综合一下,推算

    这跟发年终奖,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实话说,像华威这种实施员工持股的公司,本身就是极少数,哪怕是还算开明的张硕,在这件事情上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按照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息壤科技的人员构成主要包括两大块。一块是麦粒集团内部原先负责MILI系统开发的团队,另外一块,便是华威内部负责操作系统的团队。于此同时,华威还承诺,为了确保操作系统研发顺利,还会从内部继续抽调一批在通信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加入。”

    被调入新公司的华威员工也是闹着要员工持股,以保证他们的利益。

    所谓的员工持股,不就是想在工资收入之外,再增加一份额外收入吗?

    尤其是在新公司被收购之后,听说还大闹过一次。

    “谁说不是呢?”

    “我也是这个意思。”

    华威办事还是很牢靠的,要么不合作,要合作,那就全力以赴。

    至于说让麦粒集团也实施员工持股,那就更加的不现实了,萌芽不可能为了一家联合设立的新公司,而去改变自己的经营战略。

    也很符合新时代的特点。

    “息壤科技,最好是不实施员工持股。”张硕表明了他的态度。

    比如说每年的分红。

    关键这么做了,就等于是在息壤科技内部,将分别来自华威、麦粒集团的两个团队,事实上走到了对立面。

    “提到华威,新公司这边,倒是遇到一个大问题,尚没有解决。”顾铭章这次来汇报,主要就是冲这个。

    “你是担心,两个团队不能很好地配合?”张硕问。

    尤其是在这么敏感的领域。

    张硕倒是好整以暇。

    就像萌芽系,因着每年的年终奖设定的都异常丰厚,也没见谁嚷嚷着要搞什么员工持股。

    这其实就是一种更加广义的自私。

    说到底。

    “我觉得不错。”

    别说紧密合作了,不打起就算是好的了。

    说白了。

    “这样也不行。”

    张硕对于华威的发展史是有过了解的,印象中,华威跟一家海外公司合作,在华夏设立新的合资公司,中途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张硕倒是很快就有了主意,“所谓的员工持股,本质上,就是为了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根据其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工作表现、工作成果等综合考量,给予其在离职或者退休之后,一份非常可观的收入保障。”

    “这样…”

    对于大老板取名的功底,顾铭章一直都是很钦佩的,像青禾、麦粒、稻穗之类的,咋听似乎很儿戏,细品却又很有意趣。

    哪怕是像顾铭章这样的高管。

    这么一种状态下,就算是砸下再多的资金,也做不成事。

    况且时间还这么的紧。

    这确实是一个矛盾点。

    “只要这份保障给到位,那其实实不实施员工持股,都是一个样。”

    “那就这么定了,当然,如果华威那边有什么新的想法,也可以再沟通。”张硕倒是大度,很尊重华威的意见。

    并不藏私。

    “倒也不全是。”

    顾铭章最发愁的就是这个,“同样是在息壤科技,那如果原华威员工还有期权,这会让原麦粒员工怎么想?肯定会觉得不公平。”

    收购方自然是没同意的。

    不是一款操作系统所能承载的。

    原时空的泓蒙不能说不好,只是感觉口气太大了些。

    想要双方通力合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两支团队彻底的打乱重组,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配岗位,抹去双方身上的华威印记、麦粒印记。

    顾铭章解释说道:“主要还是两家的制度不同,说直白点,华威那边是员工持股,那这批员工到了息壤科技,也会要求员工持股。”

    张硕下意识摇头,“华威方面是好心没错,却会引起息壤科技内部对立。”

    这次的合作,萌芽方面有点占便宜的嫌疑。

    否则的话,什么事也别想干成。

土壤,因而取名为息壤,意喻孕育一切生命之本源。你觉得怎么样?”


【1】【2】【3】【4】【5】
如果您喜欢【才子书屋】,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