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天一夜没睡觉,陈久现在依旧精神奕奕的。
    他拉着一车的银子,正在往东安门赶去。
    王公公是大内总管太监,现扎职御马监的老大,官职从二品,位高权重。
    总结就是太监中的霸主,很牛的那种。
    陈久要拜访的这位,也是太监里的牛人。
    曹正淳,司礼监总管大太监,兼任东厂提督一职,正一品阉人,和诸葛正我一个等级的,但权利可比大小猫几只的神侯府大多了。
    总管公公一共有两位(正常历史只有一个),一位是魏忠贤,一位就是这个出自天下第一电视剧的曹正淳。
    这货是东厂现任扛把子,皇帝最信任的金牌打手,人送外号称皇城双花红棍。
    东厂全称是东缉事厂,由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八年设立,至今也有近百年历史了。
    锦衣卫和东厂的关系走的还挺近的,之前提到,锦衣卫从洪武年成立开始,一路膨胀,现在虽然还是用卫来称呼,但编制早就超出了正常卫所的二十多倍。
    卫所制的起源是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被老朱剽窃过来修改了一番,就成了大明的军制。
    一般的卫所编制为5600人,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受兵部管理,正常的指挥使属于中高级将领,等级和后世的师长差不多。
    但锦衣卫早就跳出了限制,经过百年的膨胀,北镇抚司和军都指挥司的军官多到早上点卯的时候都没地方站。
    东厂一看,哎幼,这么多人,大家都是为皇帝办事的,来来来,东厂就缺这样的勐男。
    锦衣卫人手爆满,每次分赃的时候都在愁狼多肉少,一听姐妹单位缺人,二话不说就支援了一堆人手过去。
    不得不说,这些人手东厂用的挺舒服的,一来二去就借上瘾了,后来干脆自己也懒得招人,反正职位也是世袭制度的,很多人进了东厂一干就是一辈子。
    老子是厂狗,后代袭位了还是厂狗,还不用切唧唧。更关键的是,别看东厂的老大是个阉人,做事来可比带把的威多了。
    就这样,东门电子厂招工难的问题顺利的得到了解决。
    当然,这些人的编制还是在锦衣卫里的。
    锦衣卫现在除了四大司里的干部,下面的人手都相当于临时工,到处拆借。
    所谓的厂卫一家亲,也是从那时候开始。
    东厂大门口值守的幡子看到一个锦衣卫晃晃悠悠的架着马车朝这里驶来,连忙上前问好。
    一般情况下有锦衣卫拜访,肯定有好事发生。
    锦衣卫和东厂联合出动,只有一种情况。
    抄家!
    甭管抄谁的家,都是发财活。
    “大人,您这是打哪来啊?”
    本千户从东土大唐来。
    陈久觉得这哥们挺有意思的。
    不过他也知道这幡子为什么会这样问。
    如果他回答是从军都指挥司或者是从北镇抚司来,那代表着有抄家的活了,这幡子也能发一笔小财。
    很不幸,他两个地方都不是。
    “在下南镇抚司千户陈久,有事找你家督主。”
    值守幡子的情绪有些低落。
    可惜,居然不是来喊兄弟们一起发财的。
    不过他倒是不会给脸色给陈久,往上倒两代,他也是个锦衣卫,都是自家兄弟。
    “原来是千户大人,还请稍等,容卑职进去通报一下。”
    曹正淳没有唧唧。
    但他有侄子。
    他的侄子也没有唧唧。
    此时叔侄两个在喝茶聊天。
    “叔啊,你说这安家怎么就好端端的自己找死呢。”
    曹少钦很是费解。
    别看正德说是将安世耿秘密处刑,但有渠道的都知道这是什么个情况了。
    曹正淳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死的好,我早看那小子不顺眼了。”
    曹正淳好大喜功,贪敛钱财,玩弄权术,可以说奸臣爱干的事,他样样不落,但唯独谋逆造反这种事他不会去干。
    再次强调一下,他没有唧唧。
    没有唧唧,就不配造反。
    曹正淳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正德如果倒台,他的一切也会随之烟消云散,所以对安家只有恨。
    娘的,想让咱家没饭吃?
    得亏安家父子死的早,不然咱家会让你知道,东厂的大牢可不比昭狱差多少。
    “哎,可惜了这个钱袋子。”
    曹少钦还是很难受的,他作为东厂的大档头,虽然不会缺钱,可安家一直都是最大的金主。
    京城有两个超级大金矿。
    一个是财神府,一个是天下第一庄。
    万三千才不会给东厂送礼,连个铜板都不会送。
    财神府倒了,他的收入至少会少一半。
想到手下传来的消息,他心里就有些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