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不要害怕!從今以後,你要做捕人的漁夫!-路加福音5:10</h1><div class="imgStyle1">
<div><img src="
</div>
最新最完整的淞山小說,都在淞山的個人官網:theManStory.com
本文來自po18小說網,請在po18搜索:淞山。
淞山作品其他販售店有:pubu電子書店,readmoo電子書店,google books電子書店
___________
(简体中文版附在每章回的下方,请简体版读者记得往下滑喔!)
聖誕鐘聲響徹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的凌晨,教宗親自主持的聖誕子夜彌撒開始了,樞機主教群帶領下,教宗穿著白色禮袍,頭戴白色高冠,手持權杖走進聖伯多祿大教堂,走道兩側安靜的站滿觀禮群眾,趙恆毅就在其中。
不同於身旁穿西裝的民眾,趙恆毅穿著一襲黑色長風衣,風衣領口繫到最高,看上去就像一件黑色長袍。
趙恆毅年紀大約二十七八歲,短髮旁分,方正的臉上戴著細銀框眼鏡,鏡片裡的眼神孤傲而倔強,嘴唇和鼻頭之間泛著鬍子剃乾淨之後的淡青色,雖然被黑色長風衣裹住身體,寬闊的肩膀和高大的身材的輪廓卻還是從風衣裡顯露出來。
過去的許多年,趙恆毅從來只能從電視新聞的片段或網路直播收看聖伯多祿大教堂裡的一切,但是今年他就在現場,他很訝異自己並沒有特別興奮激動。
這是趙恆毅來到羅馬的第三個月,他結束了台北的工作,放下了一切來到羅馬,先進語言學校學習拉丁文,並讓自已儘快熟悉羅馬的種種,所幸一切日常起居修會都安排的很好,他在適應上並沒有感到任何困難。
趙恆毅來到羅馬,是為了響應內心感召,也就是教會所稱的聖召。
這是來自心靈最深處的呼喚,召喚他加入聖納伯兄弟會,來到羅馬成為一名修士,為神聖光榮的信仰奉獻出他的一生。
聖納伯兄弟會在台北所主理的教堂,是在台北市民生西路的聖納伯天主堂,根據聖經記載,聖納伯協助使徒保祿展開著名的傳教事業,這便是新約聖經裡”宗徒大事錄”的開始,這部聖經章節,基督教翻譯為”使徒行傳”。
在台北那間不起眼的小教堂裡,明亮的陽光穿過了彩色玻璃映照進他的心。
那個無人的下午,趙恆毅跪在十字架前祈禱,在那一刻他抬起頭來看著十字架上的耶穌。
他知道他有聖召,但,他總是迴避,總是懷疑。
就在那一刻,他決定慷慨打開自己,勇敢迎上前去。
> 耶穌對西滿說:不要害怕!從今以後,你要做捕人的漁夫!-路加福音,5:10
趙恆毅是家裡的長子,底下還有兩個弟弟,虔誠天主教徒的父母並沒有阻擋他加入修會的願望,聖納伯堂的費神父更是高興都快哭了,因為趙恆毅是聖納伯會發展亞洲傳教工作的這幾十年來,第二位發願加入修會的台灣人。
天主教要有聖召很難,而聖納伯會則更是難上加難。
困難的原因在於,若要成為一名修士,首先必須發三願:貧窮,貞潔,服從。這就足夠讓很多人打退堂鼓。
而聖納伯兄弟會則更加嚴格,在三願之上,加了”絕對的”。
絕對的貧窮,絕對的貞潔,絕對的服從。
除此之外,發源自於十三世紀歐洲遍地黃土的坎帕尼亞地區的聖納伯兄弟會,更是以嚴酷的苦修傳統著稱於世。
聖納伯兄弟會認為,要成為耶穌的門徒,便要效法耶穌,痛苦的掛滿荊棘,扛上沉重的十字架,走上艱辛孤獨的苦路。
但具體究竟是如何辛苦呢?聖納伯兄弟會從來未曾對外透露,是天主教修會史上的謎團。
事實上,聖納伯兄弟會的神父們,看起來都極為慈善和藹,和一般神父並沒有什麼不同,許多人不禁懷疑,著名的苦修傳統是否已經更改了呢?
但是,修會的內部事務,聖納伯兄弟會依照慣例一概不予置評,種種的傳言,只有修會弟兄們自己才知道真相。
趙恆毅當然對這些都有耳聞,他也曾經當面問過台北的費神父。
出生在拿坡里的費神父,以帶著歐洲口音的國語,神祕的對他報以微笑。
”難道